首页
标委会概况
标委会公告
标委会动态
标准制修订
政策法规
标准文献
人参品牌
人参文化
站内文章检索
今天是: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人参文化
人参在唐代的药用价值
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08日 00:00:00     浏览次数:45

人参在唐代的药用价值

一、‌核心药用功效

补益五脏

唐代《新修本草》明确记载人参“主补五脏,安精神,定魂魄,止惊悸,除邪气,明目,开心益智”,将其定位为全面调理脏腑功能的“上品药材”‌。

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提出人参“补五脏虚损”,尤其擅长治疗气血不足、久病体虚等症‌。

安神定志

唐代医家将人参用于“安精神、定魂魄、止惊悸”,针对心神不宁、失眠多梦等症配伍入药‌。

诗人皮日休称人参为“神草”,赞其“延年出道家”,反映时人对人参安神益智功效的推崇‌。

 

二、‌具体临床应用

消渴症(糖尿病)

孙思邈《千金方》记载人参配伍黄连、麦冬等治疗消渴症,通过“止烦渴、调中气”缓解症状‌。

妇科调理

王焘《外台秘要》收录“人参当归汤”等方剂,用于产后气血亏虚、恶露不尽等妇科病症‌。

消化系统疾病

《新修本草》指出人参可治“霍乱吐逆”(急性胃肠炎),配伍生姜、白术用于调和脾胃‌。

三、‌药膳食疗应用

参芪炖鸡‌:人参与黄芪配伍,增强补气效果,用于产后虚弱、气血双亏‌。

人参茯苓粥‌:茯苓健脾利湿,与人参共煮,调理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‌。

参枣茶饮‌:人参与大枣调和药性,改善气血不足,成为唐代文人日常养生饮品‌。

 

四、‌医学典籍中的记载

典籍

人参方剂数量

学术贡献

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》

486方

首创人参配伍治疗消渴、虚劳等症‌

王焘《外台秘要》

576方

提出“人参补五脏”理论,系统化人参应用‌

苏敬《新修本草》

-

官方定义人参药效,奠定其“上品药材”地位‌




五、‌文化传播与影响

鉴真东渡时将人参及炮制技艺传入日本,奈良正仓院至今藏有唐代人参药材‌。

新罗使节通过贸易将人参养生理念传至朝鲜半岛,促成东亚“人参文化圈”的形成‌。

唐代人参的药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医学实践,更通过丝路贸易和文化交流,成为东亚文明共同推崇的“百草之王”‌。

 
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吉ICP备12004606号-1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
电话:0433-2661293 传真:0433-2661228 Email:1319573450@qq.com 技术支持:创业软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