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标委会概况
标委会公告
标委会动态
标准制修订
政策法规
标准文献
人参品牌
人参文化
站内文章检索
今天是:2025年05月18日 星期日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人参文化
《名医别录》关于人参的记载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14日 00:00:00     浏览次数:14

《名医别录》关于人参的记载

 

一、性味与归经

性味‌:

微温,无毒。

主治范畴‌:

肠胃中冷、心腹鼓痛、胸胁逆满、霍乱吐逆等中焦虚寒症状;

调中止消渴,通血脉,破坚积,增强记忆力。

二、药用特性详述

形态与产地

记载人参“生上党及辽东”,强调根茎“如人形者有神”;

描述植株特征为“三桠五叶,背阳向阴”,印证其喜阴凉环境的生长习性。

炮制规范

采挖时间为二月、四月、八月上旬;

强调“竹刀刮,暴干,勿令见风”的加工工艺,避免有效成分流失。

三、学术关联与拓展

经典传承

补充《神农本草经》中“补五脏,安精神”的记载,细化其治疗肠胃虚寒的应用场景;

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中基于此发展出大建中汤、理中汤等经典方剂。

 

学术争议

关于“上党人参”的道地性,后世学者结合《神农本草经》《本草纲目》等文献展开持续探讨。

 

四、历史影响

该书首次明确人参的形态学鉴别要点,成为后世本草著作的参考基准;

其“通血脉,破坚积”的论述,为现代研究人参皂苷抗血栓作用提供古籍依据。

 
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吉ICP备12004606号-1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
电话:0433-2661293 传真:0433-2661228 Email:1319573450@qq.com 技术支持:创业软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