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标委会概况
标委会公告
标委会动态
标准制修订
政策法规
标准文献
人参品牌
人参文化
站内文章检索
今天是: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人参文化
殷商时期人参相关记载解析
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23日 00:00:00     浏览次数:21

殷商时期人参相关记载解析

 

一、甲骨文中的早期记载

“参”字的象形起源
殷商甲骨文中已出现“参”字的象形文字,其字形上半部以三个圈表示人参伞形花序的三个浆果,下半部为人形并带有须根,与五加科人参的形态高度吻合。这一文字构造表明,殷商时期(约公元前1600—前1046年)已对人参的植物特征具备明确认知。

甲骨文合集记载
《甲骨文合集》收录的多片甲骨刻辞显示,“参”字在商代广泛使用,佐证了人参在祭祀活动或贵族生活中的特殊地位。这一象形文字是我国最早明确记载人参的实物证据。

 

二、青铜器铭文与考古实证

“菔参父乙”盉的铭文
殷商青铜器“菔参父乙”盉上铸有“参”字铭文,表明人参已作为重要符号被纳入礼器铸造体系,暗示其在贵族阶层中的药用或象征价值。同时期青铜器毛公鼎亦出现类似人参象形文字,进一步强化其文化影响力。

社会功能的推测
结合甲骨文与青铜器铭文,人参可能被用于祭祀仪式或贵族医疗,其稀有性使其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。

 

三、历史延续与文化积淀

文字演变的连续性
商代甲骨文“参”字在西周金文中得到延续,如“毛公鼎”铭文仍保留其核心结构,印证人参认知的世代传承。

药用传统的萌芽
尽管殷商时期尚未形成系统的本草学体系,但象形文字与礼器铭文共同构成人参药用文化的历史原点,为战国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归类奠定基础。
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吉ICP备12004606号-1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
电话:0433-2661293 传真:0433-2661228 Email:1319573450@qq.com 技术支持:创业软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