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是一味神奇的植物,不仅仅在于它的药效和药性。更在于它区别于其他植物而产生的独有的文化。 人参文化是长白山文化的一种 长白山文化,虽属地域性文化,却也包罗万象。从历史看,先秦时期的肃慎、金代的女真、大清的满族以及汉族移民等构成了历代长白山文化的主体。 在博大精深的长白山文化中,人参文化最具典型意义。 何谓人参文化? 与人参有关的生产劳动、经济贸易、民风民俗、神话传说、艺术创作等,构成了人参文化。 包括采参习俗、人参传说故事、采参歌谣、谚语以及人参产品装潢、交易、应用及人参节庆祝活动等等。 人参为何能形成文化现象? 我们都知道人参娃娃、人参姑娘的传说,谁听到过贝母娃娃、细辛姑娘?谁听到过柴胡娃娃、甘草姑娘? 这是人参的自身价值和作用所决定的。 放山习俗 长白山区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称为“放山”。 2008年6月,长白山采参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人参传说故事 目前为止,在长白山区流传的人参传说故事有上百个之多,出版的书、画册、连环画、年画、国画、剪纸数量已无法准确统计。 人参节日 18世纪末期,人参之乡的参农们,在每年的金秋9月收参吉日,杀猪蒸馍,载歌载舞,庆丰收,迎客商。这个时期的“人参节”,以商品交换的简单活动方式广泛地存在于民间。 人参历史和价值 早在4000多年前黄帝时代,中国就认识和应用了人参。 历史上若干书籍资料对人参的神奇和药用价值有过许许多多的记载,这并非古人对人参的盲目迷信,而是亲身实践的结果。 人参除药用外,还有滋补、美容、观赏等诸多价值,这都是人参形成文化现象的重要因素。长白山文化内涵不胜枚举,但在人们群众中口耳相传最多的、印象最深的,当属人参文化。 如果把长白山文化比做一棵树,那么,人参文化就是一棵树枝。 说人参文化是长白山文化中的典型一支,大概也不为过。 我们从人参故事、人参歌谣和人参诗词中可窥一斑,完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。
|